蒋医生介绍:
Missy Jiang

蒋忠梅医生
联合创始人,资深儿科医生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士,英国医学信息硕士
哈佛大学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国际医生
通用电气(GE)医疗IT研发团队成员
我们今天讲一下哈氏儿童优脑训练系统,就是HFS训练系统,英文名字就是Hallowell focus system。
这套训练系统主要由三个最重要的版块组成,包括运动、听音治疗、心流活动。
01-第一部分-运动
我们拆开来讲,第一部分运动。
运动包括有技巧运动和有氧运动。
我们都知道有氧运动,它最主要机制是运动以后产生颅内的神经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引起神经兴奋,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另一部分就是技巧运动,包括促进前庭感知觉的运动、小脑功能增强的运动,比如手眼协调、身体协调、跨越中线、灵巧性、灵活性、平衡等运动,所有这些技巧运动对认知系统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

技巧运动的生理机制最主要是跟我们人类大脑发育是一致的。
我本人是20多年的临床儿科医生。生了孩子的家长都知道,我们平常讲的“二抬四翻六会坐”,两个月抬头,四个月翻身,六个月会坐。
当父母发现孩子3个月还不会抬头,4个月还不会翻身,6个月不会坐,但凡我们受过一点教育的都会首先想到神经系统有问题,孩子是不是脑瘫了呀,而不是仅仅考虑他抬头不抬头的能力问题。

我们都知道,这些早期的身体最主要功能问题是受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引起的,如果孩子的身体发育落后,父母最警醒的根本不是他的体能能不能练的问题,而是优先排除神经系统的发育问题。
那么反过来看,动作训练实际上增强的是什么?就是增强你的神经系统的功能。
比如手的灵巧力不够,增加一些特定的锻炼,这块大脑皮质的神经突触就会发育,神经突触建立了以后,神经传递的诱发点位的速度越快,那么孩子的反应也就越快,手也会越灵巧。
所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技巧运动训练,包括四肢的平衡、本体运动等等,对应的大脑皮质的发育肯定会有改善。

这些运动对今后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写字。你的手部精细动作不行,有一些操作就是完成不好的。
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比如像我们临床医生,有的人天生做外科就很好,手的技巧很好,精细能力很好,人家划一刀是精准的。这个能力会影响到他今后在需要这个能力的领域的发展。
如果神经发育不良,通过训练躯体这些能力实际上最终训练的是大脑神经系统,这些神经系统的搭建和发育之后,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02-第二部分-听音疗愈
思欣跃这个训练体系的第二部分是听音疗愈这块。
我们不能称之为音乐治疗,音乐治疗是很广泛的一个治疗,它的执行是比较难的,甚至要自己去做一些乐曲,或者特定打击乐、演奏各方面。
哈氏训练使用的实际上是一个听音疗愈,就是listening therapy。

我曾经在克里夫兰诊所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过,医学人士都知道,这家是全球最顶尖的医疗机构。
我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全是一生下来神经系统就有一些问题的。比如说早产、发育有问题、妈妈怀孕的时候有高危,这些孩子最主要干预的就是神经系统。
我们会对他们进行听音疗愈,像一个处方一样开给家长,跟我们的哈氏训练里的听音疗愈模块是一模一样,操作方法也是,用骨传导耳机去做听音疗愈。

在现在克利夫兰诊所的网页上你也可以看到,你搜这个英文listening therapy就能看到。
那么,我刚才讲的音乐治疗要有专业人士去给孩子做,也是挺难,但听音疗愈这个可操作性就强很多。
听音疗愈的原理是音乐通过骨传导耳机刺激神经系统,比如听神经、迷走神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刺激迷走神经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是有循证证据的。
在我们思欣跃整理出来的这些论文里面可以看到,这一部分都是有很强的证据支持。
所以,听音疗愈对神经系统这样的一个影响,它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是有帮助的(文献支持[1]-[5])。

我们都知道,孩子生下来以后,他接触的环境越丰富越聪明,听到音乐、听到鸟叫、听到溪水、听到人说话、高音低音所有的这些对他神经系统产生丰富刺激,才能够促使大脑的发育。
即使不是搞专业的人也能想到,外界丰富的刺激对他的认知功能改善和提高是很重要的,这也直接关系到学习能力。
听音疗愈的选曲和过滤处理我们是做得很严谨的。
有很多的研究证明,不同的频率,对于改善认知功能是有不同的。
我们选用的音乐是正常个体听力范围低频到高频的全部覆盖,也就是你在没有听力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听到的就是我们选取的音乐的频率范围内的,故对人体是绝对安全,没有伤害的。
我们选的音乐以古典音乐为主,它是比较舒缓的、安静的音乐类型,在使用的安全性上来讲,是肯定很有保证的。

03-第三部分-心流活动
第三个部分就是心流活动。
我认为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块。
刚才我们讲到,有氧、技巧运动训练脑的不同功能区,听音治疗训练的是神经系统包括听神经、迷走神经,那么心流这部分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
无论多动、还是自闭,除了生理因素之外,社会因素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心流活动就是让我们除了躯体之外,这套训练还能在精神、人性、社会功能方面发挥作用。

心流活动是一个镇静的过程,不仅如此,我们在哈洛韦尔的书里也看到,通过心流活动,训练师/父母对孩子的认可、鼓励、表扬,以及和训练师/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结,对孩子的社会功能恢复是极其重要的。
第二个,我们的心流活动为什么放在在听音和运动训练之后进行呢?
我们可以想象,平常运动一下,很累了,然后你去做了一个听音疗愈,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肯定是愉悦的,这时候的脑子运转肯定是快的。心流活动最重要就是要互动,对情绪平稳非常好。
在我们很多案例中都可以看到,做哈氏训练,孩子的情绪真的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我们并没有做专门情绪的训练,不是传统的心理学给你讲情绪出来了以后你怎么去控制,情绪怎么去识别。

04-哈氏训练为什么能这么有效地改善情绪呢?
那么哈氏训练为什么能这么有效地改善情绪呢?
实际上就是通过每周三次甚至更多次固定频率地让孩子体会到被鼓励、被表扬、被认可,就能让孩子建立一个很好的自我认知,拉高孩子的情绪阈值。
比如有个案例,这个小孩跟人下棋遇到一点困难就要发火,赢了嫌对方太弱,输了更是发脾气闹情绪,总之就是输赢都要闹脾气。

做哈氏训练之后呢,在一次次地表扬鼓励之下,他觉得现在我不错啊,我的状态很好,我脑子反应很快,我的情绪很棒,孩子的自我感觉就提上来了,他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跟着提高。赢了不骄傲,输了也能坦然接受结果了。
我们遵循的是哈洛韦尔医生的卓越五步循环法,反复的训练、精进、激励、认可,到最后达到自我认知的提高,这么多案例证明,确实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05-哈氏训练跟感统的区别
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呢,哈氏训练跟感统的区别。
很多人看到哈氏训练,就会想,这些动作和感统差不多啊,甚至以为哈氏训练就是感统,其实不然。
感统更多的是练习技能性、感觉统合的这些能力,手啊、腿啊,练习后,这些反应这些能力肯定有提高,但是它少了听音疗愈和心流。
所以干预路径是完全不同的。

不仅如此,思欣跃提供的是一个更全面的,从生理的、心理的一致,到人际关系的建立地更完全的解决方案。
在加入思欣跃之初,我自己也做了很多的文献检索。
听觉刺激、视觉刺激、本体觉的刺激等等都融合在一个训练体系里面。

就这个领域的研究我做过很多的文献检索,无论儿童的还是成年人的训练,多模态感官同时刺激的训练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比单个刺激的训练更好,而且它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统计学的意义指的是什么?就是说它不只是一个个体的成果了,而是放在广泛人群里都是可被验证的。
2020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多模态感官刺激和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关系,证明了多模态感官刺激比单项刺激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强很多。

如果你说这才一篇科学报道,那么还有SCIENCE,我们做专业的人都知道,SCIENCE是全球最顶尖的专业杂志.
它在2011年也有一篇研究报导,180多例老人做多模态感官刺激训练一段时间,然后和做单个感官刺激训练的样本去比较,证实多感官刺激训练的老人认知功能的改善明显高于单个感官的刺激训练。
那么你可能也会想,我去打打球啊,听听音乐,不也一样?
其实不是这么简单。
这里有一个科学原理,比如说音乐如何选择?
你孩子的这个训练动作是不是根据你的能力水平评估出来的?你孩子的不同能力范围哪一些是高的,哪一些是低的?我们如何设计从低到高,从基础能力到高级能力的训练计划?
这全部是HFS哈氏训练系统智能解决的,它背后是非常科学的训练设计。

06-强大的研发团队
思欣跃在这方面投入了十年的研究,系统不断地升级和换代,我们有一群的专业人士设计这套训练体系。
也就说,哈氏训练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套崭新的方法,而是基于神经发育常识性知识,再加上我们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而开发的一套训练体系。
我们研发团队里有很多的专业人士,包括neuroscience神经科学博士、临床医务人员等等一群非常专业的人,我们把哈氏训练体系、测评体系做了非常精准的梳理,可以根据孩子的测评量表做出定制的、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以及进阶设计。



所以,做哈氏训练,跟我们平常讲的自己去打打球、听听音乐、做做感统肯定是不同的。
如果你想更高效地、在短时间内,在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的训练里,一次性能够把多感官训练完成。
然后又有个比较科学的针对你孩子的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和体系,目前只有HFS训练系统能够实现,哈氏训练肯定是更高效更有效的。
07-最后的总结
原理方面,我再重复一下,主要是三部分,音乐、运动加上心流。
爱德华·哈洛韦尔的卓越五步循环法贯穿在整个训练体系中,而且这个五步循环法是非常合理的、科学的,哈洛韦尔的多本书籍里都提到了这一理念。

HFS哈氏训练是涵盖3到18岁的,学龄前3岁到6岁是一个年龄组,学龄6岁到12岁是一个年龄组,13到18岁是一个年龄组。
这并不是说3岁和6岁的训练方案是同一套。我们系统是根据年龄区块,再加HFS测评出来能力指数来推送的训练难度等级。
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升级系统,现在训练库有氧动作这一部分都有1200多个动作,而且所有这些动作都是非常方便训练的,所需的空间也不大,如果是在家里一个小客厅也可以,你自己孩子的卧室也能开展起来。
第二个,神经系统的发育说二抬四翻六会坐,实际上是从基础的能力比如说抬头啊、翻身啊、会坐啊、会爬啊、会站啊,神经系统发育是有层级的,这一层级达到了一定程度才会出现高级的一些能力,比如说话啊,到最后你才会去做一些逻辑分析。
有些孩子,基础能力稍微差一点的,你会发现他的语言能力一般比较弱;比如一个孩子的思维很快,他的语言能力必定很好,这个能力金字塔模型是非常常见的。

我们HFS哈氏训练实质上就是一个从底层到高层的训练。
比如从最底层的抬头、大肢体动作、挥臂、精细动作、触觉、本体觉、视觉、听觉这些能力慢慢的提高,然后到最后就是到了一些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再拔高,就是组织、排序和计划能力。孩子表现出来就是执行功能提高了。
很多孩子刚开始做HFS哈氏训练,都是从感觉与运动模块开始的,肯定是对注意力有帮助的,因为感觉运动的发展很快就能体现到注意力上面,反应能力也会快。
注意力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就得先训练它的底层,如本体的、视觉、嗅觉等等,包括我们在训练过程中眼球追踪,HFS哈氏训练对孤独谱系的儿童也一样有效。因为它是对你的身体的一些基础能力训练从而达到认知功能的整体功能的提高。

我们中美两地的训练中心以及开展合作的医院,大部分是多动症的孩子,还有不少是自闭症的孩子,还有一些阿斯伯格的孩子,这些孩子全都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

思欣跃合作医院/机构(部分)
我们自2022年底开始对家长群体开放居家训练,也就是说,家长可以在家里带孩子做训练。只需要购买HFS训练年卡,在系统提交测评之后,就能使用app开始训练了,操作非常简单。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具体如何居家开展HFS哈氏训练,可以联系我们的小助手老师。
以下为文献支持:
文献支持—古典音乐的疗愈能力:
[1]Rauscher FH, Shaw GL, Ky KN. 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 Nature 1993;365: 611
[2]John R. Hughes, John J. Fino.The Mozart effect: distinctive aspects of the music--a clue to brain coding?.Clinical Electroencephalography.2000 Apr;31(2):94-103
[3]M Bodner, L T Muftuler, O Nalcioglu, G L Shaw. FMRI study relevant to the Mozart effect: brain areas involved in spatial-temporal reasoning. Neurochem Res. Neurol Res. 2001 Oct;23(7):683-90.
[4]NorbertJaušovec,KsenijaJaušovec,IvanGerlič.The influence of Mozart’s music on brain a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Volume 117, Issue 12, December 2006, Pages 2703-2714
[5]邢英寿,杨霞,Keith Kendrick等.Mozart, Mozart Rhythm and Retrograde Mozart Effects: Evidences from Behaviours and Neurobiology Bases.Scientific Reports,volume 6, Article number: 18744 (2016)
文献支持—迷走神经的作用机制:
[6]Kevin B. Clark, Dean K. Naritoku, Douglas C. Smith,et al:Enhanced recognition memory following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human subjects.Nature Neuroscience (1999),volume 2, pages94–98
[7]A.John Rush,Mark S George,Harold A Sackeim,et al: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 for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s: a multicenter study.Biological Psychiatry,Volume 47, Issue 4, 15 February 2000, Pages 276-286
[8]Lauren B Marangell,A.JohnRush,Mark S George,et al: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 for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one year outcomes.Biological Psychiatry,Volume 51, Issue 4, 15 February 2002, Pages 280-287
[9]Titikorn Chunchai,Bencharunan Samniang, Jirapas Sripetchwandee,et al:Vagus Nerve Stimulation Exerts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Obese-Insulin Resistant Rats, Lead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Scientific Reports(2016),volume 6, Article number: 26866
[10]Jordan Fallis.How to Stimulate Your Vagus Nerve for Better Mental Health.January 21,2017
文献支持—前庭系统的作用机制:
[11]M S Welgampola, S M Rosengren, G M Halmagyi,et al: Vestibular activation by bone conducted sound.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3;74:771–778
[12]Paul F. Smith.The vestibular system and cognition.Curr Opin Neurol 2017, 30:84–89
[13]Smith PF, Zheng Y. From ear to uncertainty: vestibular contributions to cognitive
function. Front Integ Neurosci 2013; 7:84.
[14]Bigelow RT, Agrawal Y. Vestibular involvement in cognition: visuospatial ability,
attention, executive function and memory. J Vest Res 2015; 25:73–89
文献支持—多模态感官刺激的作用机制:
[15]J. A. Anguera, J. Boccanfuso, J. L. Rintoul,et al:Video game training enhances cognitive control in older adults.Nature (2013)501, pages 97–101
[16]Angelica Maria Tinga, Johanna Maria Augusta Visser-Meily, Maarten Jeroen van der Smagt,et al: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to Improve Low- and Higher-Level Sensory Deficits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Neuropsychol Rev. 2016; 26: 73–91
[17]Solange Denervaud, Edouard Gentaz, Pawel J. Matusz,et al:Multisensory Gains in Simple Detection Predict Global Cognition in Schoolchildren.Scientific Reports volume 10(2020), Article number: 1394
[18]Gillian A. Hotz, Andrea Castelblanco, Isabel M. Lara,et al:Snoezelen: A controlled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therapy for children recovering from severe brain injury.Brain Injury. July 2006; 20(8): 879–888